小电镀可以说是环境的“毒瘤”,其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严重污染河道、土壤甚至地下水。早在1998年,小电镀企业就被列入严厉打击的范围。大家看我身后的大屏幕,这就是一家非法的电镀加工作坊,地点位于温岭新河镇的三邵村。据当地村民反映,这几年来,这家作坊屡次被环保部门查封关闭,但是没过多久又会重新开张。如今这家作坊更是昼伏夜出,和执法人员玩起了。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走进三邵村,记者找到了村民口中的电镀加工点。作坊的背后有一个池塘,里面的水因重金属的污染已经变了色。而离池塘2、3米的地方,就是三邵村的河流。当记者尝试询问附近村民情况时,村民们对此都避而不谈。
温岭市新河镇三邵村村民:“我不知道,我天天都到田里干活不知道,就在你旁边不知道么,不知道,我也不管的。”
另一个不愿透露信息的村民和记者说,这家作坊大多是晚上生产,已经存在多年,而当地村民都敢怒不敢言。
新河镇三邵村村民:“他这一个地区作坊很简易的,就是2个大的药水缸。上次环保4月份来,把设备产品拿了,药缸里面药水也弄了,他还做重新换了一下好了,环保每年都来的,但是就是整治不了。那持续了几年呢,可能有7、8年毛10年了一直都在搞,没人出来讲的,我跟你直讲,附近人都怕他的,真的没人来讲。”
记者:“现在是晚上的12点钟,我们接到村民的举报,在我们背后的三邵村,有这么一家电镀加工厂,昼伏夜出,每到晚上的一二点钟就进行非法的电镀加工,那么今天晚上我们大家一起到现场去看一下。”
晚上12点,当记者一行人第一次来到加工点,这里的加工作业并未开始。但旁边的电解池下却慢慢的开始预热。正当记者对这个地方进行进一步的探查时,一辆小货车运载着货物来此,并打开了这里的灯,准备开工。
随着另外两名工人骑着电瓶车来此,电镀作坊正式开工。记者随后也打通了温岭市环保局的电话。
经过了半小时的等待,电镀作坊加工已经热火朝天,记者于是决定走进这家加工作坊。 看到记者的到来,几名操作工人立马放下手中的设备,迅速的往外逃跑。
记者:“走进这个现场我们正真看到,这个车间是烟雾弥漫,而且有浓浓的酸性的味道,在这里能够正常的看到,清水混着酸解水,顺着这个石板,流到了外面的池塘中,水流流过的地方,石板都变成青色,被酸性液体腐蚀了。槽里面应该是他们刚刚放下去的加工原材料,拉出来看是一根根的钢筋,正在这里发生化学反应。应该正在做电解。我们拉出来看一下,量是非常的多,整个下面都是,这么深,下面满满的都是。”
记者:“沿着酸水往下流,我们往这边走过来,走到了电镀厂的外围,整个后院的草都因为酸水而发黄了,整个达到三四十平方米的水坑。”
随后,温岭市环保局和新河镇政府有关人员赶到了现场。执法队员现场对作坊进行了查处,并对屋内的各种液体进行采样检测。
温岭市环保局监察大队队长 朱遥:“这个还在酸洗,除锈,铁件上的锈,酸洗的除锈阶段,水就到这位置去了, 这肯定不行的,这是非法电镀,不管水到哪里去,肯定不允许的。”
温岭市环保局监察大队队长 朱遥:“今年已经搞过三次了,春节以后,四月份我们把它锌板,设备都拆掉了,一车货也带走了。为什么它这么难打击,一直死灰复燃呢。因为它的投资所需成本地较低,我们把他拆掉,他马上可以去市场上买回来。”
温岭环保监察大队朱队长告诉我们,电镀加工最大的成本是在废水的处理上。像这家非法电镀厂将含有重金属的有毒废水直接排放,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从中牟取暴利。除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查处时没办法真正打击到作坊的实际获益人也是非法电镀屡禁不止的原因。
温岭市环保局监察大队队长 朱遥:“小工抓到最多拘留15天,15天以后就放掉了,那老板是谁你们知道么,上次问老板他说不知道,那一直不知道老板是谁不知道怎么办,那作为镇里,作为环保部门手段很有限,侦查的手段也没有。”
到了凌晨2点40左右,经过蹲坑守候,新河镇镇政府和派出所联手将回到作坊点的工人控制住了,而这名小工已是第二次被抓。
电镀作坊小工:“我也是想在做两块车费钱回家了。我们出来没其他手艺只有劳力。”
温岭市新河镇副镇长 毛永刚:“(老板)他真正的名字,包括他的工人也不知道是谁,只知道名字是老言老言,所以这个人我们从始至终查找不到, 我相信这背后绝对幕后有一个真正的老板在这里。”
在打击非法电镀的过程中,“除恶不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执法部门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那么,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这些小电镀“死而不僵”、“死灰复燃”呢?面对猖獗的黑作坊,我们的执法部门真的就无计可施吗?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较低的投入和稳定的利润是小电镀企业主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据一位知情的人偷偷表示,小电镀企业如果不上污水处理设备,不办理其他手续,利润率能够达到30%以上。利润稳定丰厚,违法成本底,使这些小电镀厂成了一支富裕的违法游击队。
其实,我市的相关主管部门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台州市五水共治办公室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非法小电镀屡禁不止,在打击过后,往往另起炉灶,死灰复燃,这其中,违法成本较低也是一方面原因,不过,这种尴尬现状最近有了改变。
台州市五水共治办公室执法指导处处长 秦浙新:“环保部门查处一次,他又生产一次,有这种怪圈,猫捉老鼠现象。在两高司法解释之前,这样的一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环保部门没有好的手段。在两高司法解释之后,特别是有了公安部门配合之后,台州在全省范围内的打击力度应该是比较大的,力求抓到非法电镀作坊的真正幕后老板,到目前为止已经逮捕了21人,判刑判了3人,今年的一月份到目前,陆陆续续刑事拘留的将近100个左右,他们都面临着判刑的结果。”
当地环保部门在当晚取样结果出来了, 锌含量达5.15毫克每升,超过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3倍,目前案件已经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屡禁不止的背后,涉及到利益、违法成本低属于低风险高收益。另外一方面,监管的力度要加大。两高司法解释,以及明年即将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按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