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服务创造价值、存在造就未来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造型机系列

三孚新科:公司的新型复合铜箔电镀专用化学品对电镀设备有特殊的设计和配置要求

时间: 2024-03-23 08:47:08 作者: 造型机系列
产品详情

  三孚新科(688359)11月0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在大会上,产业链专家这样认为:目前的PET铜箔的制造成本高于6元/平米,主体问题在当前两步法工艺的良率不够高,尤其是水镀法环节的良率较低导致下游制造成本比较高,目前主要的突破口在设备和化学试剂上。公司未来进入PET铜箔领域是否准备自己研发专用设备,配合独家的化学试剂,从而在技术上帮助产业链下游降本增效?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新型复合铜箔电镀专用化学品对电镀设备有特殊的设计和配置要求。为了给公司新型复合铜箔电镀专用化学品的推广提供配套的生产设备,为下游客户提供复合铜箔制造的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下游客户降本增效,公司或将开展复合铜箔电镀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1、上周五(10月28号),艾邦在东莞举办了复合铜箔产业链大会,请问公司是不是有参加?2、在大会上,光华科技表示:研发的水镀SP系列镀铜光剂,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金属化后电镀增厚加工,采用直流电源,满足卷对卷连续电镀设备的加工,请问公司在PET领域研发的化学试剂,和光华科技相比,在工艺、技术路线相比有何异同点?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因故未能参加在东莞举行的2022年动力电池复合铜箔大会,但对大会情况保持高度关注。公司的新型复合铜箔电镀工艺具有独特性,其工艺流程简洁高效,所获得的复合铜箔在良品率、镀膜厚度均匀性、结合力等方面表现良好。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目前公司在PET铜箔上的进展情况如何?预计何时会有下游的意向订单?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正在积极地推进复合铜箔电镀专用化学品的测试工作,目前总体进展顺利。对于订单情况,敬请关注公司披露的相关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公司在化学电镀试剂上的毛利率高于光华科技10个点以上,是否说明公司在电镀领域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这方面的优势是否会延续到未来PET铜箔试剂上?

  三孚新科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复合铜箔的产业化需要广大同行聚力同行、砥砺创新。公司将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电镀工艺技术优势,强化公司工艺、材料与设备之间的协同效应,注重解决广大复合铜箔客户面临的共性痛点,努力为复合铜箔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感谢您的关注!

  三孚新科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要经营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0.21%;归母净利润-3571.72万元,同比下降195.58%;扣非净利润-3539.7万元,同比下降214.74%;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9313.07万元,同比下降4.0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884.92万元,同比下降267.66%;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981.88万元,同比下降283.84%;负债率33.66%,投资收益24.59万元,财务费用26.16万元,毛利率28.0%。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5037.3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3261.01万,融券余额增加。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三孚新科(68835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5星,好价格指标1.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三孚新科(688359)主营业务:新型环保表面工程专用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有一定的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孚新科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 香港免费正版资料全集载

下一篇: 半导体封装用电镀液商场开展空间宽广 国产产品需高端化转型